暴忠秀/文
1941年7月10日,日本侵华日军战犯,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提出了“三光”政策。
这一政策也被称为“三光”作战或者“烬灭作战”,日军的战略目标是在华北地区清剿中国军队和抗日根据地,采取彻底摧毁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的方式,即烧光所有房屋、杀光所有人、抢光所有财物。这一策略最早由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提出,后由冈村宁次进一步推广和实施。
据现有史料显示,1940年10月2日至11月30日间,日军在扫荡八路军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区与太岳区时,下令:“这次作战,与过去完全相异,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。凡是敌人地域内的人,不问男女老幼,应全部杀死;所有房屋,应一律烧毁,所有粮秣,其不能搬运的, 亦一律烧毁,锅碗要一律打碎,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。”
展开剩余76%在此种思想指导下,日军多个部队都执行了“烬灭作战”,并贯穿着整个抗日战争。
为粉碎“囚笼”政策,配合正面国民党军队作战,我八路军总部 发动了著名的“百团大战”。遭受沉重打击的日军惊呼“对华北应有再认识”,并实施所谓的“烬灭作战”,杀戮居民,对粮食、房屋及 所有的财产进行彻底破坏,也就是最初的“烧光、杀光、抢光”三光 政策。
1941 年7月冈村宁次接替多田骏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,扬言要在四个月 彻底消灭华北的“共产党和八路军”。为此,用其在朝鲜和东三省的 剿共做法,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人民进行毁灭性的“大扫荡”,其规 模之大,频率之高,手段之毒,都是空前绝后的。
日军在扫荡中,惨无人道地执行了“三光政策”,制造了多起惨 案,甚至灭绝人性的放毒气,进行细菌战,对抗日根据地人民进行扫荡时,所到之处,不论男女老幼,要全部杀光;所有房屋一律烧毁, 这种杀光、烧光、抢光的行为,来势汹汹,极为残酷,灭绝人性。
日本鬼子实行“三光政策”,给华北抗日根据地带来惨重损失, 在最困难时期,我根据地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。其中冀中、冀南、冀 鲁豫、鲁中、冀鲁边沿等抗日根据地变为游击区,甚至有的还沦陷为敌侦区。人口也由5000万锐减至2500万,八路军由40万减为34万。
因此,敌后抗战进入了极端困难时期。以武乡为例:1941年4月10日, 日军出发扫荡大有峪口村,一次就残忍杀害该村干部群众90多人。又 如1942年10月23日拂晓,武西二区山交沟被敌人偷袭包围,惨遭一 场大屠杀,全村有25人被杀害,伤及13人,被抓走60多人,烧毁房屋60间,抢走耕牛20头,财产损失不计其数。与其同时,还先后制 造了武乡南关惨案,洗劫韩北村以及围剿东良事件。我村在这次日本 鬼子扫荡中,被杀害5人,烧毁房屋百余间,群众财产被抢劫一空, 受到极大损失。仅武乡全县被鬼子杀害干部群众多达数万人以上。可想,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多大损失。
1941 年 7月7日,延安出版的《解放日报》在第二版刊登的朱德 总司令撰写的《八路军新四军抗日第四周年》文中指出敌后经济特点, 是敌封锁和毁灭政策。在封锁方面则隔断各抗日根据地的联系,隔断 城市与乡村的来往。在毁灭方面实行其烧光、杀光、抢光的“三光” 口号。这种经济上的摧残,可为祸之烈,在敌后方显然比我后方要厉 害得多,这是可以查到对三光政策之最早表述。根据地人民群众,为了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发动群众,组 织群众,对敌人实行了坚壁清野,开展游击战争,经军民齐心合力浴 血奋战,击败了日本侵略者狼之野心,粉碎了其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。
战后,日本出版的刊物及书籍中,也出现过“三光政策”这一用 语。如《百科事曲》《广辞苑》等均收录了《三光政策》一词,并解 释为:日华战争中,日本实行的残酷的非人道战术。
近年来,日本右翼势力拒绝正视历史,恶意歪曲历史,美化侵略 历史,企图篡改历史。极右势力蠢蠢欲动,大搞所谓修宪正名,妄想覆活军国主义。然而铁证如山,罪责难逃,何容抵赖? 日本帝国主义所犯下之反人道、反人类、反文明之滔天罪行,是任何 人都不能篡改和抹杀的。如若日本侵略者胆敢重蹈覆辙,妄想再犯, 今天强大起来的中国人民,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,若来犯者,定让 其碰得头破血流,有来无回,自取灭亡。
图片来自网络
发布于:四川省金鼎配资-靠谱的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最新消息-配资公司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